新闻动态
你的位置:泛亚电竞lol > 新闻动态 >
他俩率部开赴山东,并拜访许世友,对方:需要钱,从我津贴里拿!_杨得志_兵团_司令员
发布日期:2025-06-25 15:38    点击次数:177

1950年10月,上级将19兵团调入陕西,以便于它们能够在12月5日前抵达兖州、泰安一线进行集结和待命。此次兵团的调动主要是为了应对志愿军前往前线作战的需要,19兵团被视为可能的第二批前线部队,随时准备奔赴战场,参与激烈的战争。

从地理角度来看,如果通过陆路从山东到达鸭绿江并不容易,距离相对较远,而如果选择水路抵达大连、营口、葫芦岛,则显得格外迅速。山东作为革命老区,人民的淳朴和拥军情怀深深打动了司令员杨得志,许多群众满怀朴素热情地表示:“我们这里距离朝鲜实在太远,不如我们推着小车把战士们送过鸭绿江去吧。”这种情感体现了人民对军队的支持与关心。

在物资供应方面,山东被誉为拥军的模范省,无论是在抗战期间,还是在解放战争时,他们始终将最好、最珍贵的物资提供给部队。叶飞曾回忆道,初来山东时,许多战士对小米不习惯,有的人甚至浪费粮食,这让山东籍的战士感到愤慨,他们认为这些粮食是普通百姓辛辛苦苦得来的,怎么能这样对待呢。因此,来自南北方的战士们,由于饮食习惯的不同,难以完全融洽相处。

展开剩余68%

这件事情充分显示出山东人民对军队的无私支持。在解放战争时期,山东作为重点进攻地区,在后勤保障上给予了极大的支持。陈老总曾说过:“革命的胜利是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。”在淮海战役期间,山东老百姓不仅在前线运输粮食,还负责运送伤员,甚至炮弹等物资,充分展现了他们对战斗的支持与投入。

当时,东北军工已经发展得相当规模,若弹药短缺,就会从东北运输到烟台等地,再用小车运送至前线。这样来看,19兵团前往山东的行动,实际上也是为了获取战略物资的补充。

在19兵团挺进山东后,司令员杨得志和政委李志民在前往北京之前,特地拜访了山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。这次会面是必须的,尽管过去没有共同作战的经历,但如今兵团入驻山东,所有的后勤保障都需要依赖于地方的支持。

杨得志来自一方面军,而许世友则是红四方面军,土地革命时期他们并未一起战斗,抗战期间,更是分别在胶东与冀鲁豫地区。解放战争时期,杨得志在华东,许世友则活跃于华北。但他们的相识可以追溯到抗战时期的延安。

对于许世友的作战能力,杨得志有所耳闻,而许世友独特的人际交往方式和办事风格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对于杨得志的到来,许世友表现得非常热情,表示对19兵团来到山东极为欢迎,并承诺“要人给人,要物给物,需要资金可以从我许世友的津贴中支取。”

自1940年起,许世友便在山东生活已逾十年,对山东人民的淳朴性格深感感激,这种感情也直接影响了他后来的用人标准。他的警卫和秘书等身边工作人员,很多都是山东籍人,实际上,这种安排一直持续至今。

许世友热情好客,甚至邀请杨得志游览当地的旅游景点,并用当地的野味款待他们。如果不是杨得志还有任务需要北上,北京的行程,许世友恐怕会邀请他们多留几天,充分展现出他对来访者的热情与友善。

经过几个月在山东的集结与准备之后,19兵团在1951年春季向前线出发,带着充足的战备物资和各方面的准备。对于山东,杨得志也怀有很深的感情,抗战时期他曾在鲁西、鲁西南地区战斗,而在1955年他被任命为济南军区司令员,一执掌十余年,1973年底才离开这里。

在1979年的对越反击战中,杨得志和许世友又一次相遇,杨得志担任昆明军区司令,而许世友则是广州军区的司令,他们在两条战线上默契合作,最终取得了战斗的胜利。

发布于:天津市